大家好,我是堂主。
最近,廣西跟越南簽了個供電合同。
合同顯示,從2023年5月至7月,
廣西電網公司向越南北方電力總公司,
預計月供電量3000萬千瓦時,總電量近6800萬千瓦時。
這是時隔七年來,廣西首次恢復向越南供電。
據瞭解,從2005年到2016年,
廣西共向越南送電超11億千瓦時,
此後中斷了7年。
天下熙熙,皆爲利來,天下攘攘,皆爲利往。
中国联通“联通链”发布会暨中国联通(海南)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召开
從市場角度來說,有生意做,也未嘗不可。
畢竟廣西現在財政的情況嘛,也是挺難的。
衆所周知,廣西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,
一直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靠後,
財政收入比較依賴上級的政府補助。
從債務規模來看,2022年底,廣西的地方顯性債餘額爲9714億元,
而去年廣西的GDP爲2.63萬億,佔比爲36.9%。
如果再算上城投債這種隱形債務,就知道廣西現在的財政壓力有多大了。
人美心也美!JKF 女郎「邱比特」签器官捐赠同意书当自己的生日礼
更要命的是,2023年,廣西進入償債高峰期。
本來嘛,這是廣西增加收入的新方向。
有收入,總比沒有好吧,不然總被人說靠轉移支付。
而引起爭議的是,網上流傳出,廣西是以一度電0.47元賣給越南的。
雖然國內各地的電價不是統一的,可總的來說,
居民用電一般價格:0.52元-0.62元一度電。
工業用電貴一點,價格:0.86-1.80元一度電。
所以你看,矛盾衝突點就出現了:
賣給越南是0.47元,國內則是0.52元-0.62元。
單從電價成本構成來看,0.47元直供電價,並不便宜,
而國內居民用電,包含變損及維護費。
換句話來說,給越南的是批發價,我們用的是零售價。
再從世界製造業佈局來看,雖然近幾年越南製造的比例在上升,
可越南用的原材料都是中國運過去的。
大部分是在越南貼牌,再賣給歐美。
然而吧,大家關注的點,不是賣電的問題,而是價格的問題。
截止到現在,堂主查閱到的官方通報,只有供電量和供電時間,
這個0.47元一度電,現在並未得到實錘。
至於後面是怎麼樣,咱們就等官方通告吧。
今天藉着廣西向越南賣電這個事,跟大家聊聊我們的用電情況,
爲什麼這幾年各地方限電頻發?
廣西賣電出去,是不是如網上說的,真的是電太多了?
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
2021年,我國總髮電量在全球排名第一,爲81121.8億千瓦時。
同時,國泰君安證據研究表明:近幾年來,多省出現電荒現象。
2020年12月10日前後,浙江、湖南、江西、內蒙等地接連發布有序用電通知;
2021年5月開始,電荒現象愈發嚴重,
根據中電聯發佈的《2020-2021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報告》。
2022年夏季,川渝地區近因高溫天氣缺水,導致水力發電量銳減 ,
豐田、長安被迫停產,四川出臺了一系列限電政策。
進入2023年以來,一些省份的降雨量明顯減少,
各地紛紛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,制定有序用電方案。
《电脑设备》华硕CES 2023裸视3D OLED笔电技术 震撼视界
梳理一下上面的信息,不難發現:
一方面我們是世界第一大發電國家,
一方面我們也是電荒現象頻頻出現。
要找出答案,就得再深入分析。
從發電方式上看,2021年我國火力發電佔了大頭,達到57702.7億千瓦時,佔比高達71.13%。
其次是水利發電,佔比14.60%。
有個數據很有意思,出乎很多人意外的是,火力發電量第一的是山東,其次纔是內蒙古。
更讓堂主沒想到的是,廣東的火力發電量,居然在新疆、山西之上。
再來看佔比第二大的水力發電,
排在前三的是四川、雲南和湖北。
貴州、湖南、青海、廣西,緊跟其後。
在能源領域,存在“不可能三角”關係:
即:低碳清潔、供給充足、成本低廉,這三不可兼得。
在過往的經濟運轉中,低廉的傳統能源,能供應充足,卻做不到低碳清潔。
在當下的經濟轉型中,發展低碳能源,肯定會面臨供應安全和成本低廉的挑戰。
這個“不可能三角”關係,同樣適合電力能源。
發電能源有新老之分。
老能源是煤炭和煤電。
新能源體系則包括:風電設備、特高壓、儲能核能等。
因此缺電問題的關鍵在於:新老能源交替的週期表現。
首先,在碳中和的目標下,火力發電的大頭佔比是一定要降低的。
丁炯:已有31万余人次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在亚运村、分村和接待饭店的餐厅用餐
這幾年高溫天氣頻發,對用電量需求大,
而排在第二的水利發電,是靠天吃飯的。
降水多少,完全看老天爺心情,屬於不可控。
風能、核能等新能源體系要實現進一步臺階,還需要一定的時間。
这位37岁的美国歌手在婚礼后几小时就去世!在睡梦中离开了新娘
同時,在用電側。
高技術製造、三產與居民構成了用電支撐。
比如,新能源車、5G基站滲透率提升也帶動三產用電高增。
此外,隨着經濟回升,也會帶來用電緊張。
說完整體,再來看具體,也是這期的重點:廣西。
別看廣西在水利發電排行榜中,排在前列,
但廣西,過去這些年,也是火力發電佔了大頭。
就拿廣西最新的數據來看,廣西發改委統計顯示,
2023年5月份,全區發電量193.28億千瓦時。
其中,火電102.47億千瓦時,比重超過一半。
剩下的是水電38.06億千瓦時,核電23.47億千瓦時,風電22.75億千瓦時。
此外,堂主梳理髮現:
廣西並非像網友說的不缺電。
廣西發改委的另一組數據顯示:
2023年1—5月份,全區累計發電量911.27億千瓦時,
同時,全區累計全社會用電量939.3億千瓦時。
算下來,用電量比發電量多了28.03億千瓦時。
所以你看,其實,廣西自己也是缺電的。
那麼,在缺電的情況下,爲何還要給越南供電?
除了國家層面外,作爲廣西自己,也有自己的小算盤。
目前廣西的未來,有三條路可走:
粵港澳大灣區、北部灣和東南亞。
粵港澳大灣區其實就是要廣東靠攏。
2023年5月,經國務院批准,自然資源部正式批覆平陸運河工程建設用地,項目總投資約727億元。
實話實說,平陸運河開通後,會極大拉近和廣東的聯繫。
但堂主作爲廣東人,深知廣東厲害的也就只有珠三角。
珠三角外的粵北、粵東、粵西,這三兄弟,哪個不是窮得叮噹響?
年年絞盡腦汁,讓珠三角來幫扶自己。
而北部灣的話,能不能跑得起來,還得看海南。
畢竟,海南全島已經着手準備封關了,立志成爲一個“境內關外”區域。
2035年前,海南要全面實現貿易自由,有望成爲亞洲外貿港口和旅遊中心。
不管是平陸運河、還是海南的全面封關,都還需要時間。
這就意味着,眼下東南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但是吧,緊盯着東南亞的,還有云南。
2004年,雲南第一條向越南送電的110千伏線路建成.
2009年底,雲南向老撾北部供電的115千伏線,建成投產。
早在2017年時,雲南就累計向越老緬三國,供電達到了14.37億千瓦時。
截止到2022年10月,雲南電力市場跨境交易額累計超過15億元,
已經成爲連接越南、老撾、緬甸的國外電力交換樞紐。
再來看雲南和廣西各自的“一哥”,
昆明2022年GDP達到7541.37億元,
南寧2022年則是5218.3億元。
雖然各自GDP都沒有破萬億。
但起碼從數據看,昆明更有可能率先實現目標。
當然,南寧也有亮眼的地方:
在300米以上稀缺高樓的2019年城市排行中,南寧有五座,跟上海、重慶等並列。
據2020年公佈的中國摩天高樓200米以上的排行榜中,南寧以38座排在全國第11位,
超過一線城市北京、南京、成都、杭州、蘇州、青島等城市。
可是,建再多的高樓,並不代表經濟越繁榮。
其實現在,廣西挺難的。
古代的時候,和廣東組成“兩廣”,如今差距越來越大。
到了現在,說是沿海地區的吧,北部灣也沒怎麼拉動起來。
而要成爲東南亞門戶,雲南則表示不服。
或許,等到平陸運河開通後,等到海南成爲亞洲外貿港口中心後,
搭上順風車,廣西會跑得快一些。
但眼下,正在吸引低端製造轉移的越南,是廣西不能錯過的機會。